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欧洲侨声报 首页 新闻 中国新闻 查看内容

聚焦两会“部长通道”:三大部长回应关切,展现大国担当

2025-3-10 19: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849| 评论: 0|来自: 欧洲侨声报

摘要: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三位部长直面热点 ...

欧洲侨声报特派记者 |杨珊珊 北京报道 

  2025全国两会正在进行,部长们都回应了哪些热点?一起来看。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三位部长直面热点,以详实数据和深刻见解,展现出对国家发展关键领域的精准把握与坚定规划,尽显大国部长的专业与担当。作为欧洲侨声报记者,我在现场深切感受到这些回应对于全球关注中国发展的人们,尤其是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十年蝶变,持续攻坚

  黄润秋部长在回应中,用两块从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仪取下的滤膜直观展现我国生态环境改善成果。左边2015年的滤膜因吸收过多PM2.5呈灰黑色,右边去年的滤膜则是灰白色。数据显示,2015 - 2024年,北京PM2.5浓度从80.6微克每立方米降至30.5,降幅达62% ,全年重污染天数从46天减至1天。

  过去十年,全国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转折性变化。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跨过90%门槛,达到90.4% 。黄润秋部长表示,生态环境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融合上,主要从四方面发力: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国已划定44000多个环境管控单元;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及支持民营企业的22条措施;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减污降碳,推动碳市场建设,使燃煤发电领域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8.78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降碳成本350亿;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出台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监督帮扶企业达标排放。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关乎国内生态改善,也向世界彰显中国绿色发展决心,海外华侨华人也能从中感受到祖国在生态领域的巨大进步与国际责任担当。

水利工作:节水优先,守护河湖

  面对水资源问题与防洪挑战,李国英部长指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35% ,但近1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水利部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实节约用水条例,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制度政策体系,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实现还水于河。

  在防洪方面,2024年汛期全国1321条河流发生洪水,水利部门提前发布洪水预警4303次,发出各类调度指令3.01万道,6929座大中型水库投入防洪调度运用,拦蓄洪水1471亿立方米,减淹城镇2330个次,减淹耕地1687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115万人次。李国英部长称,我国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虽在逐步提升,但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重发态势未变,未来将坚持不懈推进江河湖泊治理,加快国家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祖国发展,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家乡的民生与建设,这些成果与规划让他们对家乡的未来更有信心。

农业农村:端稳饭碗,科技赋能

  韩俊部长谈及粮食安全时表示,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增产221.8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纳入主要预期目标,此目标经严格科学论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韩俊部长强调,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始终绷紧。农业农村部门将做好三件事: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如我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20万架,作业面积超4亿亩,高端农机、生物育种等技术广泛应用;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抓好责任落实,严守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还将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综合效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此外,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将进一步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海外华侨华人无论身处何方,都心系祖国粮食安全与乡村发展,这些政策举措让他们看到祖国保障民生、推动乡村进步的坚定步伐 。

  “部长通道”上三位部长的回应,涵盖生态、水利、农业农村关键领域,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关键指引,也让海外华侨华人更加了解祖国发展动态,感受到祖国发展的强劲脉搏,为祖国的稳健前行而倍感自豪。 

【编辑/乔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小黑屋|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欧洲侨声报 ( 沪ICP备18001859号-1  

Copyright 2017 欧亚传媒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欧亚传媒 Copyright
© 2008-2017 Asia Europe Media Group S.L.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小黑屋|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欧洲侨声报 ( 沪ICP备18001859号-1  

GMT+1, 2025-4-27 18:47 , Processed in 0.027060 second(s), 17 queries.

返回顶部